2022年11月13日,關口隧道口掌聲雷動,鞭炮聲與機械聲響徹云霄,由第一路橋直管部施工的鎮果公路項目關口隧道右幅順利貫通。
關口隧道為鎮果一級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,設計起點位于鎮雄縣南臺街道關口村,設計終點位于鎮雄縣赤水源鎮陳家溝村。隧道設計為分離式隧道,左洞為利用既有赤水源大道關口隧道,左洞長度為1530m,最大埋深175.94m,起訖樁號為ZK25+920~ZK27+450;右洞為新建隧道,長度為1781m,最大埋深188.8m,起訖樁號為K26+005~K27+786, 關口隧道為一座分離式隧道,隧道穿越構造剝蝕、溶蝕低中山地形地貌區,該區地形切割較深,山體斜坡陡峻,橫坡沖溝較發育,地形起伏較大。隧道進口端為溶蝕槽谷地貌,進口端地形坡度30°~40°,局部陡峭,植被發育;隧道出口端地形坡度20°~30°,局部陡峭,植被發育,隧道出口路線約K27+815附近與F7斷裂斜交通過,為第四系地層覆蓋,受該斷裂構造等作業的影響,隧道出口端坡面第四系坡積覆蓋層結構松散,厚度較大,施工難度大,安全風險高,是項目控制工期的重難點工程。
項目部根據工程特點及工期要求,計劃隧道采用進出口雙頭掘進,雙向同時施工,貫通點設置在本隧道中間位置三級圍巖地段K26+957處(當出口端掘進到K26+957時停止掘進,由進口端一頭掘進,施工爆破過程中出口段及進口段施工人員及設備退至安全距離以外,剩余3-5m要貫通時采取潛孔鉆在隧道掌子面中部打孔先行貫通,再進行開挖爆破)。在隧道進出口端各設一個隧道施工隊,相對應各設一個工作面。隧道出渣采用汽車無軌運輸方式,整個隧道采用新奧法施工,采用錨桿、鋼筋網、濕噴混凝土、型鋼鋼架等為初期支護,二襯襯砌為模筑混凝土。
自進場以來,項目部領導及隧道作業隊高度重視,精心組織,克服現場交通不便、場地受限等實際困難,依靠當地政府部門積極協調,為施工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保駕護航。技術部門仔細研究施工工藝和工序,明確分工,突出重點,并對隧道施工人員進行全員技術安全培訓,確保每個人員安全上崗,為隧道安全、快速進洞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項目部克服了場地、陰雨、交通、大電等不利因素影響,根據計劃對人、材、機等生產要素進行提前籌劃,科學管理、合理調配、精心施工、克服重重困難確保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。
關口隧道右幅的順利貫通,不僅標志著鎮果一級路四分部建設進入全面施工的尖峰時刻,更是有效的為全體參建員工及隊伍提振了士氣,增強了在按期完成工期節點的信心。項目部會以此為契機,緊密團結各施工隊伍,相互支持,通力合作,抓牢抓實安全生產管理與品質工程建設,步步為營,牢記使命,銳意進取,吹響加快施工生產步伐的號角,爭做鎮果一級路建設的先鋒隊伍。